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廖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或短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性疾病,主要与噪声暴露导致的耳蜗毛细胞损伤有关。其典型症状包括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严重时可影响日常交流。

1、病因机制

噪声性耳聋主要由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引发。高强度噪声会造成耳蜗内毛细胞机械性损伤或代谢紊乱,导致毛细胞凋亡。此外,噪声还会引起耳蜗血管纹缺血、自由基增多,进一步加重听力损伤。常见于职业暴露(如机械制造、采矿)或长期使用高音量耳机等人群。

2、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对鸟鸣、电话铃声不敏感,伴蝉鸣样耳鸣。随着病情进展,中低频听力受累,出现对话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听觉过敏、耳闷胀感。听力检查显示典型4000Hz处“V”型下降,后期发展为全频段听力损失。

3、防治措施

治疗需立即脱离噪声环境,急性损伤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改善内耳微循环。慢性患者建议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预防需控制噪声暴露时间,使用防噪耳塞,定期进行纯音测听筛查。

出现听力减退或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入耳式耳机,并将音量控制在60%以下。职业暴露者需严格执行岗位听力保护计划,降低不可逆听力损伤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