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的过程一般包括评估准备、药物选择、给药方式等步骤。以下将详细介绍化疗的具体实施流程。
1、评估准备
在化疗开始前,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如CT、MRI)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及器官功能。例如,血常规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髓抑制风险,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过敏史等信息,确保化疗安全性。
2、药物选择
根据肿瘤类型(如乳腺癌、肺癌)、病理分期及分子特征,医生会制定个体化方案。例如,胃癌常用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淋巴瘤可能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中会明确药物组合、剂量强度及给药顺序。
3、给药方式
静脉输注是最常见的方式,需通过PICC导管或输液港进行,如紫杉醇需持续静脉滴注3小时。口服药物(如卡培他滨)需严格遵循用药时间。疗程通常为21-28天/周期,进行4-6个周期,具体根据肿瘤反应调整,如乳腺癌辅助化疗常需8个周期。
化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血常规监测,出现发热(>38℃)或严重腹泻应及时就医。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取1.2g/kg蛋白质有助于维持体能。治疗期间可采用冷帽预防脱发,使用含氟化物牙膏缓解口腔溃疡。完成所有周期后仍需定期随访,通常前2年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