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子宫脱垂是什么原因?

冯翠平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子宫脱垂可能与分娩损伤、衰老、长期腹压增加、先天发育异常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分娩损伤

多次阴道分娩、难产或分娩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筋膜以及子宫韧带过度牵拉甚至断裂,使盆底组织对子宫的支撑力减弱。随着时间推移,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或未充分修复损伤,可能逐渐发展为子宫脱垂。患者常伴随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需遵医嘱进行盆底肌训练或手术治疗。

2、衰老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筋膜等支持组织弹性减退,子宫韧带松弛,导致子宫逐渐下垂。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阴道干涩、尿频等症状,可遵医嘱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结合雌激素乳膏等药物改善组织弹性。

3、长期腹压增加

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腹腔巨大肿瘤等因素,可能使腹腔压力持续升高,促使子宫向阴道方向移位。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缓解咳嗽,或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

4、先天发育异常

少数女性因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子宫韧带薄弱,即使未经历分娩也可能出现子宫脱垂。此类情况需通过手术修复,如子宫悬吊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

5、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盆腔结缔组织薄弱,降低对子宫的支撑力。患者可能伴随消瘦、乏力等表现,需通过均衡饮食或静脉营养支持改善体质。

日常需避免提重物或久站,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明显的下坠感、排尿困难或阴道肿物脱出,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盆底超声或POP-Q评分评估脱垂程度,遵医嘱选择子宫托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