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活动受限以及呼吸不畅等。这些表现可能随病情进展逐渐显现,需结合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椎体受轻微外力即可发生压缩变形,刺激周围神经引发持续性钝痛。疼痛在久坐、久站或负重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暂时缓解。
2.身高变矮
脊椎椎体发生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时,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导致身高缩短3-6厘米。严重者可能出现驼背畸形,胸廓前倾使肋骨下缘与骨盆上缘间距缩短。
3.易骨折
骨强度下降使髋部、腕部和脊椎成为常见骨折部位。日常活动如咳嗽、弯腰拾物或轻微跌倒即可引发脆性骨折,骨折后愈合速度较常人缓慢。
4.活动受限
骨骼承重能力降低导致患者行走困难,日常活动幅度受限。严重骨质疏松者可能出现翻身、起坐困难,甚至因疼痛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5.呼吸不畅
胸椎压缩骨折导致胸廓畸形,限制肺部扩张空间。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长期肺功能下降可能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
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日常注意摄入富含钙质的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骨量,同时需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