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物理降温

袁伟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物理降温通常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调节环境温度、多喝温开水、使用退热贴等方法。这些方式通过传导或蒸发帮助散热,适合体温未超过38.5℃或需辅助药物降温的情况。

1.温水擦浴

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温水蒸发时可带走体表热量,避免冷水刺激引发寒战反致体温升高,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

2.冰袋冷敷

将冰袋包裹薄毛巾后置于额头、腋下或腘窝处。冷敷能通过传导降低局部温度,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防止冻伤。

3.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4-26℃。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避免过度包裹阻碍散热,尤其是婴幼儿需选择纯棉透气材质衣物。

4.多喝温开水

少量多次饮用40℃左右的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充足水分可促进排汗和排尿,加速热量代谢,预防脱水引起的血液浓缩。

5.退热贴

将凝胶退热贴贴于额头或太阳穴,其挥发性成分通过汽化吸热降低局部温度。此类产品适用于儿童临时降温,但需每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胶布长时间接触皮肤。

进行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高于38.5℃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经皮肤吸收引发中毒。婴幼儿及孕妇使用冰敷时需格外谨慎,防止温度过低诱发不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