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病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特征。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常见原因。
1.发病机制
桥本病的核心病理改变是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患者体内产生针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甲状腺滤泡细胞。持续的免疫攻击导致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取代,并伴随纤维化改变,最终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甲状腺对称性肿大且质地坚韧,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甲状腺毒症表现如心悸、手抖,后期以甲减症状为主,如怕冷、乏力、体重增加、便秘等。约20%患者会出现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为眼球突出、复视等症状。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血清学检查(TSH升高、FT4降低,TPOAb阳性率大于95%)、超声检查(甲状腺弥漫性低回声,网格样改变)以及细针穿刺活检(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需注意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4.治疗手段
甲状腺功能正常期无需特殊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即可。出现甲减时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等,剂量需根据TSH水平调整。合并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者,可考虑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5.预后管理
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妊娠期需每月监测TSH水平。建议保持适当碘摄入,避免过量摄入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木薯等。合并桥本脑病等罕见并发症时,需神经内科联合诊疗。
本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但通过规范替代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建议患者建立规律复诊意识,出现颈部明显增粗、声音嘶哑或严重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保持情绪稳定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代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