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胃部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通常根据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分为不同等级。这类肿瘤可能表现为功能性或无功能性,其生长速度和转移潜能存在差异。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G1.G2.G3三个等级,分级依据包括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指数(如Ki-67指数)。G1和G2属于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而G3可能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较高。
功能性肿瘤可能因分泌激素引起潮红、腹泻、腹痛等症状;无功能性肿瘤通常无明显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消化不良或消化道出血。
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主要诊断手段,可明确肿瘤位置和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和转移情况。血液中嗜铬粒蛋白A等标志物检测可辅助诊断。
局限性肿瘤首选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转移性或无法切除的肿瘤可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治疗或化疗。例如,奥曲肽可缓解激素相关症状,依维莫司等药物可抑制肿瘤进展。
G1和G2肿瘤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G3肿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需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内镜和影像学有助于监测复发。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或激素相关表现,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级、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随访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