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是一种由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和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其特征包括气道炎症、气道平滑肌收缩及黏液分泌增多等。
1.特征
哮喘的核心病理改变是气道慢性炎症,炎症导致气道壁增厚和黏液分泌增多。同时,患者气道对各种刺激物如冷空气、过敏原等异常敏感,易引发平滑肌痉挛,造成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具有可逆性,可通过治疗或自行缓解。
2.病因
哮喘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相关。约60%患者有家族过敏史,特定基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包括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暴露,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期病毒感染),以及职业性化学物质接触。精神压力、运动、冷空气等也可能诱发急性发作。
3.症状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夜间或凌晨加重的咳嗽,呼吸时胸部紧迫感。重症患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等缺氧表现。症状呈现波动性特点,部分患者存在季节性发作规律。肺功能检查显示呼气峰流速变异率大于20%,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可达90%。
该病需要长期规范管理,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控制药物。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在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