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巨结肠是一种严重的肠道并发症,通常继发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感染性结肠炎。其特点是结肠异常扩张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需及时干预治疗。
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与肠道黏膜严重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导致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蠕动排气,进而引发结肠扩张。常见的诱因包括肠道感染(如艰难梭菌感染)、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不当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高热、心率加快、脱水甚至休克,严重时可并发肠穿孔或败血症。诊断需结合腹部X线或CT检查显示结肠直径超过6厘米,同时伴有白细胞显著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
若出现持续腹痛、腹胀或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止痛药,此类药物可能加重肠道麻痹。治疗通常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及抗生素控制感染,重症患者可能需紧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日常需密切监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规范用药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