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的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及中成药等类型,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湿疹的病因复杂,常与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相关,需结合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1.抗组胺药
此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症状,适用于湿疹伴明显瘙痒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
2.免疫抑制剂
对于中重度或顽固性湿疹,可能需要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反应。这类药物需监测肝肾功能,疗程和剂量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
3.糖皮质激素
短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可快速控制急性期严重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通常不超过2周且需逐渐减量。
4.抗生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用药前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保精准治疗。
5.中成药
消风止痒颗粒、润燥止痒胶囊等具有祛风止痒功效,可辅助缓解症状。需注意中药成分复杂,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服用期间需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湿疹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除口服药物外,应配合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患者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混合用药,用药期间如出现皮疹加重、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建议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慢性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