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可能是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的。若存在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延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或出现裂孔,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此类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表现。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氨碘肽滴眼液、卵磷脂络合碘片、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药物辅助治疗,严重时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2.眼外伤
眼球受到钝器打击、锐器刺伤等外力作用时,可能直接造成视网膜裂孔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受伤后可能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临床常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裂孔,或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形成增殖膜并牵拉视网膜导致脱落。患者常伴有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遮挡等症状。除控制血糖外,可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VEGF药物,必要时需行视网膜复位手术。
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若突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医生会根据脱落范围和严重程度选择激光治疗、外路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案。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碰撞,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