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双肺坠积效应如何治疗

陈国华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双肺坠积效应通常与长期卧床导致分泌物积聚有关,治疗需结合病因及症状,常见方法包括体位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氧疗及原发病治疗等。建议患者尽早就医,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体位调整

定时改变体位是基础治疗措施,可通过翻身、拍背促进分泌物排出。建议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如侧卧、半卧位等,利用重力作用改善局部肺组织通气。

2.物理治疗

对于痰液粘稠者可采用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吸痰。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增强膈肌运动,改善肺底部通气功能,配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

3.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痰液难以咳出者可口服盐酸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痉挛者可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氧流量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维持PaO₂在60mmHg以上为宜。

5.原发病治疗

针对导致长期卧床的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如心力衰竭患者需利尿强心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营养神经治疗。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血浆白蛋白在35g/L以上以减轻肺水肿。

患者应保持病房温度22-24℃、湿度50%-60%,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发热、脓痰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部CT和血气分析,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