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双相障碍是什么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出现。患者可能在躁狂期出现精力过剩、过度自信,而在抑郁期则感到持续低落、兴趣丧失,这种情绪切换可能对生活造成显著影响。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和环性心境障碍。Ⅰ型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常伴随精神病性症状;Ⅱ型以轻躁狂和重性抑郁交替为特征;环性心境障碍表现为较轻微但持久的情绪波动。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家族史阳性者的患病风险较常人高10倍,神经影像学显示患者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神经递质方面,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系统的失衡可能诱发症状,应激生活事件如失业或亲人离世可能触发首次发作。

该疾病具有高致残性,未经治疗者中约15%会尝试自杀。诊断需严格依据DSM-5标准,通过临床访谈、情绪量表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治疗通常采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配合喹硫平、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对识别情绪预警信号效果显著,生物反馈治疗可帮助患者调节自主神经反应。日常管理需建立规律作息,家庭成员可通过学习疾病知识掌握应急沟通技巧,如避免在躁狂期与患者争辩。病情稳定期建议每月复诊,急性期应每周监测血药浓度。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