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的紧急处理通常包括远离热源、冷疗处理、保护创面、避免自行处理水疱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需根据烫伤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处理可减轻损伤,促进恢复。
1.远离热源
烫伤发生后需立即脱离致热源环境,如迅速脱去被热水浸湿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应小心剪开周围衣物,避免强行撕脱,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2.冷疗处理
立即用15-25℃的流动冷水持续冲洗或浸泡烫伤部位15-30分钟,可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深层组织损伤。需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冷敷,以免造成冻伤。
3.保护创面
清洁处理后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创面,减少外界污染。切勿自行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刺激创面或引发感染。
4.避免自行处理水疱
若出现水疱应保持疱皮完整,不可自行挑破。完整的水疱皮能保护皮下组织,降低感染风险。较大水疱需由医护人员在消毒条件下处理。
5.及时就医
对于面积超过手掌大小、会阴等特殊部位的烫伤,或出现皮肤苍白、焦痂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烧伤科就诊。儿童及老年人烫伤后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烫伤后需保持冷静,避免慌乱中采取不当处理。日常应注意远离高温物品,家中可备烧烫伤膏等应急药物。若烫伤后出现持续疼痛加剧、创面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