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饮食结构调整、体重与代谢管理和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关节损伤并降低发作频率。多数患者通过长期管理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1.饮食结构调整
每日嘌呤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mg以内,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易诱发痛风发作。增加低脂乳制品和新鲜蔬菜摄入,适量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有助于尿酸排泄。
2.体重与代谢管理
肥胖患者减轻体重5%-10%可显著改善尿酸代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时,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
3.规范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和疼痛。缓解期需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预防关节炎复发。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或肝肾功能异常。
存在痛风石或关节严重破坏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除尿酸盐结晶或进行关节修复。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凉。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治疗期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