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的推拿手法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发热原因选择,常用的包括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柱等手法。这些方法多适用于小儿发热,成人效果有限,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并配合其他治疗。
1.清天河水
该手法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向肘直推,频率约每分钟200次。中医认为此手法可清热解表、泻火除烦,通过刺激心包经调节体温中枢,促进汗液分泌散热。适用于外感发热且体温低于38.5℃的情况,操作后需注意保暖避风。
2.退六腑
定位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或食中指自肘向腕方向直推,力度均匀柔和。此手法属寒性操作,具有凉血退热、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实热证引起的高热,常与清肺经配合使用。推拿时需注意观察患儿反应,皮肤潮红即止。
3.推脊柱
从大椎穴至尾骨端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该手法能疏通督脉经气,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对持续性低热效果较好。操作前需涂抹爽身粉润滑,推至局部皮肤微红发热为宜,推拿后需补充水分。阴虚发热者慎用此法。
进行推拿退热时需注意环境温度适宜,饭后1小时内不宜操作。若体温超过39℃或伴有惊厥、意识改变,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就医。推拿治疗需结合体温监测,每30分钟复测体温,24小时内推拿不超过3次。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者建议完善血常规检查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