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儿童过量服用羧甲司坦时,一般可采取立即停药、观察症状、催吐或洗胃、补液治疗、对症处理等方法。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服药时间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建议及时就医。
1、立即停药
发现儿童过量服用羧甲司坦后,首先需要立即停止继续给药,避免药物在体内进一步蓄积。家长需将剩余药物妥善存放,防止儿童再次误服。
2、观察症状
过量服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皮疹、头晕或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皮肤黏膜变化,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和表现。
3、催吐或洗胃
若服药时间在2小时内且患儿意识清醒,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催吐法清除胃内残留药物。对于大量误服或出现意识障碍者,需立即就医进行洗胃处理,减少药物吸收。
4、补液治疗
过量用药后需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药物代谢,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速药物排泄。
5、对症处理
出现过敏反应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医生可能使用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家长需携带药物包装及说明书及时前往儿科急诊。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指标,避免擅自使用其他药物干扰代谢。日常应严格按照医嘱剂量给药,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