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炎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反酸和烧心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胸骨后疼痛
贲门炎患者常出现胸骨后隐痛或烧灼痛,尤其在进食后加重。炎症刺激局部黏膜神经末梢可能导致持续性不适,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
2、吞咽困难
炎症导致贲门黏膜充血水肿,可能引发吞咽时异物感或梗阻感。长期反复发作可能造成食管狭窄,进一步加重进食困难。
3、反酸和烧心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引起胸骨后烧灼感及口腔酸苦味。平躺或弯腰时症状易加重,部分患者夜间可因反流影响睡眠。
4、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饭后不宜立即平卧,睡前3小时禁食。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
5、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能中和胃酸;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改善贲门松弛。
6、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病例,若出现贲门狭窄或反复出血,可考虑内镜下扩张术或外科手术修复。
贲门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治疗期间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应立即就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