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传染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邬喆斌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以及虫媒传播等。不同传播途径的疾病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

1、呼吸道传播

病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易感者吸入后可感染。例如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可通过此途径传播。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飞沫中的病原体可能悬浮于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传播。

2、消化道传播

病原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餐具等进入人体消化道。例如霍乱弧菌、甲型肝炎病毒等常通过此类途径传播。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或接触污染水源后未洗手进食,均可能造成感染。

3、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者血液或体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可通过此途径传播。不规范的美容纹身、牙科器械消毒不彻底等行为也存在感染风险。

4、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黏膜,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表面。例如手足口病、疥疮等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门把手等物品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5、虫媒传播

通过蚊、蜱、蚤等节肢动物叮咬传播病原体。疟原虫、登革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均依赖特定媒介生物传播。此类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多发生于虫媒活跃的湿热环境。

日常需根据疾病传播特点采取防护措施,如保持手部卫生、规范佩戴口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使用防蚊设备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以便早期诊断和隔离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