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因素或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伴随气促、咳嗽等症状。具体病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可能引起肺泡壁弹性纤维破坏,多个肺泡融合形成囊腔。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2、先天性因素
胚胎期肺泡发育异常可能形成薄壁囊泡,常见于年轻患者。这类肺大疱多位于肺尖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剧烈运动或气压变化时存在破裂风险。对于体积较大或反复气胸的情况,可能需要胸腔镜手术治疗。
3、肺部感染
重症肺炎或肺结核等疾病可能破坏肺组织结构,炎症修复过程中形成纤维瘢痕,残留的异常气囊逐渐扩张形成肺大疱。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咳痰等症状。一般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建议及时进行胸部CT或X线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严格戒烟,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持续增大或反复发作的肺大疱,应遵医嘱评估手术指征,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