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一般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处理以及预防措施等方法进行干预。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危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1、一般治疗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体力消耗,避免熬夜或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甲流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必须严格遵医嘱服用剂量和疗程。
3、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物。若伴随咳嗽咳痰,可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咽喉疼痛者可含服西瓜霜润喉片缓解。
4、并发症处理
若发展为病毒性肺炎或出现呼吸困难,需住院进行氧疗,必要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
5、预防措施
确诊患者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餐具。家庭成员可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同时保持手部卫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甲流患者需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用药期间禁止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既往有基础疾病者需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史。疾病恢复期仍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