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等,治疗方式通常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表现和干预措施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1、颈部疼痛
颈椎间盘退变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颈部僵硬、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炎症和疼痛。
2、上肢麻木
神经根受压常导致单侧上肢麻木、针刺感,严重时伴肌肉萎缩。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修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可减轻神经压迫。
3、头晕
椎动脉受压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出现旋转性头晕、视物模糊。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日常需避免快速转动头部。
4、物理治疗
超声波、中频电疗等可放松颈部肌肉,热敷能缓解局部痉挛。规律进行颈椎保健操可增强肌肉力量,但急性发作期应限制颈部活动。
5、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出现行走踩棉感或肌力明显下降时,可能需行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手术,术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日常生活中应调整工作姿势,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选择支撑性良好的记忆枕。若出现持物坠落、步态蹒跚等脊髓受压表现,应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并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