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嘴唇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口角炎、单纯疱疹、过敏反应等疾病原因有关。该症状常见于唇部皮肤干燥、感染或接触性刺激,需结合具体诱因进行干预。
1、生理性原因
气候干燥、频繁舔唇或撕扯唇部死皮等行为可能导致唇部皮肤屏障受损。干燥环境下,唇部缺乏皮脂腺保护,易出现脱屑、皲裂。若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日常需多喝水,使用润唇膏保持湿润,避免舔舐。
2、口角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引起口角发红、糜烂,常见病原体为链球菌或白假丝酵母菌。患者常伴随口角疼痛、结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维生素B2片等药物,同时需保持口腔清洁。
3、单纯疱疹
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或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可能引起唇周成簇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皮损处伴有灼痛感,病程约1-2周。临床常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反复发作者可口服泛昔洛韦片。
4、过敏反应
接触唇膏、芒果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唇部红肿、渗出,常伴瘙痒感。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轻症者可局部冷敷,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奈德乳膏或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抗过敏药物。
出现烂嘴唇时需避免抓挠,忌食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过敏原筛查等检查。日常注意避免共用唇部用品,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寒风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