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是宫颈长期受病原体感染或机械性损伤引发的慢性炎症,常见但及时治疗通常可有效控制。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慢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持续感染、宫颈损伤或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发黄或异味,部分患者伴有同房后出血或腰腹部坠胀。长期炎症可能导致宫颈组织充血、水肿或宫颈息肉形成,需通过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明确诊断。该病属于常见妇科疾病,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若长期未干预可能向上蔓延引发盆腔炎,导致输卵管粘连或不孕。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合并宫颈炎可能增加宫颈癌前病变风险,因此出现异常出血或反复感染时应高度重视。
无症状且HPV阴性者可暂时观察,但存在异常分泌物、接触性出血或合并HPV感染时必须治疗。临床常用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等中成药局部消炎,细菌性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适用于增生明显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宫颈恢复情况。
日常需避免频繁阴道冲洗,同房注意卫生,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建议每年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防止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