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发病原因复杂,通常与遗传因素、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引发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1.遗传因素
哮喘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患有哮喘,子女患病风险较常人明显增高。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使患者对刺激物更加敏感,从而增加哮喘发作概率。
2.过敏原暴露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是常见诱因。这些物质进入呼吸道后,会引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多。
3.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可能损伤气道上皮细胞,暴露神经末梢并增强气道反应性。特别是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增加后期哮喘发病风险。
4.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工业排放的颗粒物等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会导致气道慢性炎症,降低肺功能,使哮喘患者更容易出现急性发作。
当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慢性咳嗽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过敏原筛查。确诊哮喘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药物,同时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