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是肺部感染引发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常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致死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与病原体侵袭、宿主免疫反应失衡等因素相关,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重症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引发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或伴有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状态。其病理基础包括肺泡上皮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和全身炎症反应。致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伤肺组织,同时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形成“细胞因子风暴”。
细菌感染约占60%,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毒性肺炎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新型冠状病毒也可导致重症。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曲霉菌、肺孢子菌。混合感染比例可达25%,会增加治疗难度。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体温>39℃)、呼吸频率>30次/分、氧饱和度<90%。可能出现意识改变、皮肤花斑等休克表现。听诊可闻及广泛湿啰音,胸部X光片显示多肺叶浸润或48小时内病灶扩大>50%。部分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肺外器官损害。
该病患者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评估器官功能,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肺功能,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以促进肺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