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常见治疗方法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长期管理方案。
1.避免诱发因素
识别并远离过敏原是关键措施,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冷空气等。建议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防螨寝具,雾霾天气外出佩戴防护口罩。吸烟患者必须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2.药物治疗
控制类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剂、氟替卡松吸入剂)、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片)等,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类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舒张支气管,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3.免疫治疗
针对明确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引发的过敏性哮喘,可进行3-5年的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浓度,帮助机体建立免疫耐受。该方法需在过敏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哮喘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减停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保暖防寒,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可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