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通常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以腋窝温度≥37.3℃或口腔温度≥37.5℃为判断标准。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低热、中等热度、高热和超高热。
1.低热
低热是指腋窝温度在37.3℃~38℃之间。此时可能仅出现轻微乏力或不适感,通常与普通感冒、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建议多休息、补充水分,并监测体温变化。
2.中等热度
体温在38.1℃~39℃之间属于中等热度。此时可能出现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常见于流感、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
3.高热
腋窝温度达到39.1℃~41℃时称为高热。此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需警惕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4.超高热
体温超过41℃属于超高热,可能引发抽搐、意识障碍等危险情况,需立即就医抢救。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通常与中暑、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呕吐、皮疹、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日常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自行滥用退烧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