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是一种由肠道菌群失调症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表面形成黄白色伪膜。其发生常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属于较为严重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伪膜性肠炎主要由艰难梭菌过度增殖产生毒素引起。当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时,正常肠道菌群被破坏,耐药的艰难梭菌趁机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A和毒素B,这些毒素会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炎性渗出物与坏死组织在肠壁形成特征性伪膜。典型症状包括水样腹泻(严重时每日可达10次以上)、腹部绞痛、发热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或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发现黄白色伪膜,以及粪便中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
日常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若出现持续性腹泻应及时告知医生。确诊后需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等针对性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恢复期间建议进食易消化的低渣饮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