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挤破后的保守治疗通常包括压迫包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囊肿破裂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或疼痛,需及时处理以避免继发感染或复发。
1.压迫包扎
囊肿挤破后需立即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可使用弹性绷带或纱布缠绕患处,以减少组织液渗出并降低复发风险。加压时间一般维持24-48小时,期间需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和血液循环,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缺血。
2.药物治疗
若局部出现明显疼痛或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外用药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贴敷,但需避开破损皮肤使用。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积液吸收。超声波治疗可通过机械振动作用加速囊壁修复,建议每周进行2-3次,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外力挤压或碰撞。日常可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但需控制运动强度。若出现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或剧烈疼痛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保守治疗期间需配合医生定期评估疗效,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