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是一种将药物溶液转化为微小雾状颗粒的给药方式,通过吸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或肺部。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雾化利用雾化器将液态药物分解为直径约1-5微米的悬浮颗粒,这些微小颗粒能随着呼吸气流深入支气管和肺泡。相较于口服或注射给药,雾化治疗可使药物更快到达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更高,同时减少全身性副作用。临床上常用的雾化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祛痰剂等,如沙丁胺醇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
进行雾化治疗时需注意保持坐位姿势,使用专用面罩或咬嘴,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洁面部并漱口,避免药物残留引起口腔真菌感染。雾化器需定期消毒,不同患者的雾化装置不宜混用。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医生诊断确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