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草一般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功效和作用。作为常用中药材,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补脾益气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经,能够补益脾胃之气,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常与人参、白术等药物配伍使用,如四君子汤中便含有甘草。
2、清热解毒
甘草生用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物联合应用。
3、祛痰止咳
甘草能润肺祛痰,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尤其适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其含有的甘草酸等成分可抑制咳嗽反射,常与杏仁、贝母等止咳化痰药物配伍使用。
4、缓急止痛
甘草具有甘缓解痉的作用,对于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有缓解效果。常与白芍配伍组成芍药甘草汤,通过舒缓平滑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5、调和药性
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特性,能缓解某些药物的峻烈之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在四逆汤中与附子同用可降低毒性,在大承气汤中配伍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
使用甘草时需注意辨证施治,湿热内盛或水肿患者慎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出现血压升高、四肢浮肿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应用,避免与海藻、甘遂等相反药物同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