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镇咳药、祛痰药、抗组胺药以及中药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结合个人症状、年龄及身体状况综合考虑。
1、解热镇痛药
感冒常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退热止痛。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体温未超过38.5℃时建议优先物理降温。
2、镇咳药
针对干咳症状,中枢性镇咳药可直接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右美沙芬糖浆、喷托维林片等属于非依赖性镇咳药,需注意痰多者不宜单独使用,以免抑制排痰。
3、祛痰药
对于伴有黏痰的咳嗽,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通过增强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用药期间建议配合拍背排痰。
4、抗组胺药
适用于伴随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的感冒,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5、中药制剂
风寒型感冒可用感冒清热颗粒发散风寒,风热型适用连花清瘟胶囊清热解毒。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感冒期间除规范用药外,建议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特别注意婴幼儿应避免自行服用复方感冒药,老年患者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