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型流感是什么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季节性流感的一种,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其传染性强,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

1、病原体特点

乙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个谱系。相较于甲型流感病毒,其抗原变异速度较慢,但仍可能导致局部季节性流行。

2、典型症状

患者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伴随干咳、咽痛和乏力。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亦可感染。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2-8小时,潜伏期通常为1-4天。

4、临床治疗

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可缩短病程。对症治疗包括布洛芬退热、右美沙芬镇咳等,需注意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5、预防策略

每年接种三价或四价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疫苗可覆盖当年流行株。流行季节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手消毒。

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以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确诊患者应居家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避免交叉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