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反复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为具体措施:
1、饮食调整
需严格遵循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及肥肉等。规律进食,少量多餐可减少胆囊收缩频率。同时需戒酒,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缓解胆道压力。疼痛发作时可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胆道平滑肌痉挛。若存在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但需警惕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耐药性。
3、物理治疗
急性疼痛期可采用右上腹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此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缓解胆道痉挛性疼痛,但需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
4、内镜治疗
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可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该微创治疗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特别适用于不耐受外科手术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胆囊壁明显增厚(>3mm)或伴有胆囊萎缩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彻底消除病灶,术后需注意预防胆汁反流性胃炎。
出现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剧时,应及时进行肝胆超声、血常规等检查评估病情。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改疗程。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状态,合并胆结石者应定期评估结石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