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内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多,通常包括膀胱结石、膀胱息肉、膀胱肿瘤、膀胱炎性病变以及其他情况等,需结合具体检查明确诊断。
1、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代谢异常或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膀胱内高密度影,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较大的结石需进行体外碎石或手术取出。
2、膀胱息肉
膀胱息肉多为良性增生,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或局部组织异常生长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血尿或排尿不适。膀胱镜检查可明确息肉形态,若体积较大或引起症状,可通过经尿道电切术治疗。
3、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膀胱癌较为常见。长期吸烟、接触化学染料是主要危险因素,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确诊需依靠膀胱镜活检,治疗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肿瘤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或全切术,辅以化疗或免疫治疗。
4、膀胱炎性病变
腺性膀胱炎、膀胱结核等炎性疾病可导致膀胱壁增厚或形成假性肿块。患者常伴有尿频、尿痛及下腹不适,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或结核分枝杆菌。治疗以抗感染药物为主,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
5、其他情况
血凝块、异物残留等也可能在膀胱内形成占位,血凝块多见于出血性疾病或外伤,表现为突发血尿,多数可自行排出或经膀胱冲洗清除。
建议发现膀胱占位后及时就诊泌尿外科,完善超声、CT或膀胱镜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避免憋尿及接触致癌物质,戒烟并保持充足饮水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