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呼吸衰竭是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的一种呼吸功能障碍。其本质是肺泡通气不足,导致氧气摄入减少和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患者。
Ⅱ型呼吸衰竭多由呼吸道阻塞或呼吸肌功能障碍引起。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气道分泌物增多和支气管痉挛,使通气阻力增加;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由于呼吸肌无力,无法有效完成气体交换。患者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治疗需采用低浓度持续吸氧改善缺氧,必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确诊Ⅱ型呼吸衰竭后应及时住院治疗,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氧疗和用药。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家属应学会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头痛加重、嗜睡等表现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气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