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以及不孕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1、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患者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随着病程发展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可能伴随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严重时需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加重与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有关。
2、月经量增多
约40%-50%患者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加,表现为经期出血量超过80ml,卫生巾更换频率显著提高。这是由于子宫均匀性增大导致内膜面积增加,同时子宫肌层收缩力减弱影响止血功能。
3、经期延长
部分患者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周期可能缩短至21天以内。异位内膜组织干扰子宫正常收缩节律,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是经期延长的重要原因。
4、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低于110g/L,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
5、不孕
约30%患者伴有生育困难,异位病灶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宫腔形态改变,影响受精卵着床。同时局部炎症反应可能改变宫腔微环境,降低胚胎着床率。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妇科,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及血清CA125检测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严重程度制定,包括药物控制、宫内节育系统放置或手术治疗等。定期复查和长期管理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