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国华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至38℃之间,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若长期存在低烧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处于高温环境时,可能因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暂时升高,但通常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或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低烧,如上呼吸道感染、结核病、尿路感染等。感染可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患者可能伴随咳嗽、乏力、尿频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利福平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因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长期低烧。患者常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需通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

4、肿瘤性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能因癌细胞释放致热因子或合并感染导致低烧,常伴随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通过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控制肿瘤进展。

若低烧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明显消瘦、夜间盗汗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