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其他疾病因素等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因体质瘦弱、长期节食或遗传因素导致血容量不足,可能出现血压偏低。这类人群通常无头晕、乏力等症状,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并避免过度劳累。
2、体位性低血压
突然从平躺转为站立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分布至下肢,可能出现短暂血压下降。老年人、孕妇或长期卧床者因血压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出现眼前发黑、头晕等症状。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放缓,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屈昔多巴胶囊等药物改善调节功能。
3、其他疾病因素
心律失常患者因心脏泵血减少,可能引发低血压,常伴心悸、胸闷,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率降低,可能出现嗜睡、畏寒及血压下降,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激素分泌不足,易出现疲乏、低血压,通常需补充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
若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且伴随晕厥、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警惕休克、重度感染等急症。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避免擅自服用降压药物,并及时排查贫血、营养不良等潜在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