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定期翻身与减压、清洁与保护创面、使用外用敷料、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褥疮又称压力性损伤,多因长期受压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需及时干预。
1、定期翻身与减压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泡沫敷料等减压工具分散压力,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拖拽摩擦加重皮肤损伤。
2、清洁与保护创面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对于渗出较多的伤口,可选用吸收性敷料;干燥创面则用保湿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尿液、汗液刺激。
3、使用外用敷料
根据创面分期选择水胶体敷料(适用于Ⅰ-Ⅱ期)、藻酸盐敷料(适用于渗液多的Ⅲ期)或含银离子敷料(存在感染风险时)。敷料需定期更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4、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抗生素药膏。疼痛明显者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止痛。深部组织损伤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等广谱抗生素。
5、手术治疗
对于深度溃疡伴大面积坏死(Ⅳ期)或久治不愈的褥疮,需手术清创并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缺损。术后仍需加强护理,防止复发。
患者及照护者需每日检查皮肤情况,注意营养补充,保证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若出现创面扩大、渗液恶臭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不可自行使用偏方处理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