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糖标准通常因测量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空腹、餐后和随机血糖范围,孕妇群体则需更严格的标准。
1、空腹血糖
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3.9~6.1mmol/L,需在禁食8小时以上测量。该指标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重复检测超标,可能提示糖尿病。测量时需注意避免熬夜、剧烈运动或应激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2、餐后2小时血糖
健康人群进食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该数值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反映胰岛β细胞对糖负荷的调节能力。当该值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超过11.1mmol/L需警惕糖尿病可能。检测前应保持正常饮食结构,避免刻意减少进食量。
3、随机血糖
非空腹状态下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不应超过11.1mmol/L。该指标用于急诊筛查或疑似高血糖危象时参考,如伴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且随机血糖≥11.1mmol/L,可辅助诊断糖尿病。但需排除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的影响。
4、孕妇血糖标准
妊娠期采用更严格的标准,空腹血糖应≤5.1mmol/L,餐后1小时≤10.0mmol/L,餐后2小时≤8.5mmol/L。孕期激素变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强,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巨大儿、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风险。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如肥胖、家族史者)应增加餐后血糖监测。若发现血糖异常波动,需及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详细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