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作为一味中药,通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温经通络、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其性热,味辛、苦,归肝、脾、胃、肾经,常用于中医辨证论治。
1、散寒止痛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能散肝经之寒邪,缓解寒凝气滞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疼痛症状。对于寒疝腹痛或寒湿脚气肿痛,常配伍温里药使用。
2、疏肝降逆
该药可疏解肝郁,调和胃气,减轻肝胃不和导致的呕吐吞酸。其降逆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呃逆、反酸等消化道不适,常与黄连等药物配伍。
3、助阳止泻
吴茱萸能温暖脾肾阳气,对于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有固涩作用。经典方剂四神丸即采用此药配伍补骨脂等,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显著。
4、温经通络
其辛温之性可驱散经脉中的寒邪,促进气血运行。常用于寒凝血滞导致的痛经、经闭,或寒湿痹痛等证候,常与当归、川芎等活血药同用。
5、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但临床应用需结合整体方剂。
使用吴茱萸需注意其有小毒,阴虚有热者忌用,孕妇慎用。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指导,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出现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