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祛风止痛、杀虫止痒、消肿散结、攻毒拔毒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
1、祛风止痛
断肠草在中医理论中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感。
2、杀虫止痒
该药材外用时可杀灭寄生虫,对疥疮、皮肤癣症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瘙痒有缓解作用。使用时需将新鲜叶片捣碎后局部外敷,但需注意其毒性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3、消肿散结
断肠草能疏通局部气血瘀滞,对于痈肿疮毒、无名肿毒等体表感染性疾病,可促进脓液排出并加速创面愈合。临床常配合其他清热解毒药物制成膏剂使用。
4、攻毒拔毒
在毒蛇咬伤急救中,断肠草可通过以毒攻毒的方式中和蛇毒毒性。但需严格掌握用量,过量使用会导致神经毒性反应,出现四肢麻木、呼吸困难等症状。
5、促进血液循环
该药材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对跌打损伤引起的皮下瘀血有消散作用。但对于孕妇、月经期女性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禁用,以免引发异常出血。
断肠草临床使用必须经过炮制减毒处理,并严格遵循医嘱剂量。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瞳孔散大、肌肉松弛等症状,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医抢救。日常应妥善保管避免误食,儿童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