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通常涉及多个系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感染风险增加等。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全身器官功能逐渐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糖状态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2、肾脏损害
持续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异常,引发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3、神经病变
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导致四肢麻木、疼痛或感觉减退。自主神经受累时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排尿困难或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
4、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表现为眼底微动脉瘤和出血,晚期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严重时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5、感染风险增加
高血糖环境会削弱白细胞吞噬功能,使皮肤、泌尿系统及呼吸道更易发生感染。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感染后,还可能因血管和神经病变进展为糖尿病足,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干预和血糖监测等方式维持血糖稳定。建议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及神经功能评估,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