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酸低是怎么回事?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酸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病、肾小管疾病、遗传代谢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日常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少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时,可能导致尿酸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

1、生理性原因

长期低嘌呤饮食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尿酸生成减少。例如长期素食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嘌呤代谢来源减少,尿酸合成量相应降低。这种情况通常无特殊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后多可改善,无需特殊治疗。

2、肝病

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影响尿酸合成。肝脏是嘌呤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尿酸生成减少。此类患者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3、肾小管疾病

范可尼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增加。这类疾病会使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的功能异常,造成尿酸经尿液过度丢失。患者可能出现多尿、骨痛等症状,通常需要补充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片,或使用枸橼酸钾颗粒调节电解质平衡。

4、遗传代谢病

黄嘌呤尿症等罕见遗传病会导致尿酸合成障碍。这类疾病因缺乏黄嘌呤氧化酶,使黄嘌呤无法转化为尿酸,常伴有尿路结石、血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药物,可能涉及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调节嘌呤代谢的药物。

若长期存在尿酸偏低且伴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诊。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尿液氨基酸分析、基因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限制蛋白质摄入,切忌自行服用升尿酸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