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以通过补液治疗、药物治疗、对因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治疗方式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补液治疗
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尤其是儿童或老年人,容易出现脱水。此时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
2.药物治疗
针对腹泻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或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若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症,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菌群。
3.对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使用抗生素。若由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等引发,则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规范治疗。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腹泻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等中药调理或通过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等穴位改善症状。
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血便、严重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随意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保持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