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胃炎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胃黏膜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但尚未出现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改变,属于相对较轻的慢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等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细菌在胃黏膜定植后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此外,长期摄入辛辣食物、酗酒、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等均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典型症状包括餐后上腹不适、隐痛、烧灼感,部分患者伴有恶心、食欲减退等表现。诊断需通过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但无萎缩性改变。

患者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橼酸铋钾。出现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滥用胃药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