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饥饿感是怎么产生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饥饿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诱因。

1、生理性原因

正常饥饿感通常与胃排空和血糖水平下降有关。当胃内容物排空后,胃壁会分泌胃饥饿素,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至下丘脑摄食中枢。同时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这两个生理过程共同激活下丘脑外侧区的饥饿中枢,引发进食欲望。这种生理性饥饿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可自然缓解。

2、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供能。此时血液中虽然葡萄糖浓度较高,但细胞仍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下丘脑摄食中枢持续受到刺激,可能引发异常饥饿感,常伴有口渴、多尿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基础代谢率,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即使正常进食,患者仍可能因细胞线粒体产热增加、ATP消耗加快而频繁出现饥饿感,同时伴有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

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可能损伤胃黏膜,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当摄入的营养物质未能充分吸收时,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饥饿感,常伴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

若排除正常生理需求后仍持续存在异常饥饿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抑制食欲的药物,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