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胆总管结石?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结石在胆总管内直接形成,继发性结石多由胆囊或肝内胆管迁移而来。其形成与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等因素相关,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1、定义与分类

胆总管结石是发生于胆总管内的结石,根据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有关;继发性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常由胆囊结石通过胆囊管排入胆总管所致。

2、形成原因

胆汁成分异常如胆固醇过饱和、胆盐减少可促进结石形成;胆道感染导致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分解结合胆红素,形成胆色素结石;胆道蛔虫等寄生虫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也是重要诱因。

3、症状表现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结石梗阻可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疸、尿液深黄。合并感染时出现寒战高热,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胆管炎。

4、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作为首选可发现胆管扩张及结石影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和胆管形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可直视胆管结石。

5、治疗措施

无症状结石可定期观察,有症状者需积极治疗。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是主要治疗手段,较大结石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合并急性胆管炎时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胆汁引流。

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由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可帮助监测病情变化,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